• <nav id="nufdj"></nav>

  • <var id="nufdj"><mark id="nufdj"><del id="nufdj"></del></mark></var>

    <table id="nufdj"></table>
    <sub id="nufdj"></sub>

    真“香”!華電新能源擬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繼華電福新H股港交所退市后,華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電集團”)加速整合旗下新能源資產,其打造的以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為主的新能源業務臺——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電新能源”)于日披露招股說明書,擬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國家能源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超過1億千瓦,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今年以來,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布局方案等文件陸續發布,新能源發展再次提速。

    除了中國華電,華能集團、中國大唐、國家電投以及國家能源集團等主要發電企業也在加速低碳化發展,在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中表現搶眼。

    華電新能源獨占鰲頭

    招股書顯示,華電新能源集團的控股股東為華電福瑞,華電福瑞持有發行人52.40%的股份,為發行人的直接控股股東;華電國際持有發行人31.03%的股份,與華電福瑞同受中國華電控制,中國華電合計控制公司83.43%的股份。

    背靠五大發電企業之一中國華電,華電新能源的起點不可謂不高。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華電新能源控股發電項目裝機容量為2724萬千瓦,其中風電2058.26萬千瓦,太陽能發電665.74萬千瓦。

    華電新能源的招股書顯示,其主要資產遍布國內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全面覆蓋國內風光資源豐沛和電力消費需求旺盛的區域,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及發電量規模均位于行業前列。

    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月-3月末,華電新能源實現營收151.6億元、164.5億元、216.1億元、57.4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2.8億元、40.6億元、72.3億元、21.4億元。

    業務規模的快速發展,需要充足的資金保障。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以來超10家光伏企業推進IPO進程擬上市A股,募集資金總額超500億元。其中,華電新能源獨占鰲頭,計劃募集資金300億元,將用于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項目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證券市場活躍

    除了中國華電,華能集團、中國大唐、國家電投以及國家能源集團均已有新能源發電業務上市企業活躍在證券市場。

    國家能源集團旗下全球最大的風電運營企業——龍源電力,于2022年初在A股掛牌上市,實現了“A+H”兩地上市。截至去年底,龍源電力各類電源控股裝機容量已達26548.6兆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23567.8兆瓦,光伏控股裝機1045.7兆瓦。

    國家電投旗下上市企業中國電力、吉電股份均在持續加大清潔能源投資。此外,國家電投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露天煤業”去年正式更名為“電投能源”,相繼成立10家新能源公司,今年已披露多個風電項目投資計劃。

    作為新能源領域的主力軍,五大發電集團在新能源領域交出不俗成績單,特別是在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中,五大發電集團表現搶眼。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首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中,中國大唐共計913萬千瓦新能源項目被納入國家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項目清單。

    華能集團方面,旗下擁有瀾滄江全部水能資源開發權的上市公司華能水電調整發展戰略,將“專注水電發展”調整為“水電與新能源并重,風光水儲一體化發展”,“大基地”成長空間被打開。第二季度,華能集團新能源項目共計155個,涉及全國24省,重點推動北線清潔能源基地、東線海上風電基地、西南“風光水儲”一體化基地,以及中東部光伏項目的建設開發。

    華電新能源的招股書披露,該公司此次擬募集的資金,將圍繞“風光大基地項目”“就地消納負荷中心項目”“新型電力系統協同發展項目”“綠色生態文明協同發展項目”等四類業務布局,合計裝機規模為1516.55萬千瓦,總投資金額為804.12億元。

    打開成長新空間

    新能源發展如火如荼,受政策、產業和業務、管理和合規、財務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投資者仍需謹慎決策。

    有業內專家對記者表示,適應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的市場機制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當前煤電價格形成機制問題得到了較大程度的解決,但包含新能源送受電在內的跨省跨區價格形成機制等問題,由于涉及地域多、范圍廣,同時關系到送受端發電、電網、用戶各方切身利益以及市場運營機構的權責,牽一發而動全身,改革的阻力比較大,目前仍沒有重要進展,是本輪電改過程中公認的“疑難雜癥”。“此外,現階段電力市場建設過程中,一些地方因發展經濟、降低企業用能成本、招商引資等需要,通過行政手段‘限價格’‘搞專場’,向特定企業分配便宜電等情況依然存在。此舉不利于推動用戶側承擔消費綠色電力的社會責任和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最終損害的是全社會福利。”

    上述專家建議,合理設計并持續完善配套政策。統籌考慮當下實際和長遠發展,優化全額保障收購制度,加強與電力市場建設的協同。進一步健全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機制,加強與綠色證書制度的銜接。提升電力市場對新能源的適應,同時提升新能源企業自身風險防范能力。

    未來隨著新能源逐步入市,隔墻售電業務、智能微電網業務、虛擬電廠等逐步完善,新能源終端利用率將有所改善,屆時新能源高景氣才能向上傳導,持續打開龍頭發電企業的成長新空間。

    關鍵詞: 中國華能 大唐集團 風電項目 光伏項目

    來源:中國能源報
    編輯:GY653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相關推薦

    相關詞

    妙音直播app下载,久久国产狼人影院91,女人的私密带毛的图片
  • <nav id="nufdj"></nav>

  • <var id="nufdj"><mark id="nufdj"><del id="nufdj"></del></mark></var>

    <table id="nufdj"></table>
    <sub id="nufdj"></s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