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nufdj"></nav>

  • <var id="nufdj"><mark id="nufdj"><del id="nufdj"></del></mark></var>

    <table id="nufdj"></table>
    <sub id="nufdj"></sub>

    江西:“三大工程”助推提質換擋

    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楊貴平

    2018年以來,江西省工信廳加快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促進動能接續轉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著力重塑江西制造輝煌。

    日前,江西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楊貴平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2018年1~11月,江西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提質,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位列全國第7位、中部第2位;1~10月,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2.5%、21.1%,分別較上年全年提高1.4、3.1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3.2、7.5個百分點;1~11月,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占規上工業比重16.9%,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長11.9%,占規上工業比重33.4%,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2019年確保工業平穩運行,要努力做到穩增長、穩投資、穩企業、穩市場,力爭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0%左右。

    駛入發展快車道

    楊貴平說,201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大工程、六大路徑和五大行動,推進制造強省建設。

    江西省工信廳認真貫徹落實工業強省戰略,努力推進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培育認定稀土功能材料、有機硅、LED和虛擬現實4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目前正積極申報稀土功能材料建成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推進智能制造工程,制定發布電子、汽車、冶金、有色等12個行業智能化改造技術路線圖,九江巨石等4家企業入圍工信部2018年智能制造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擬立項項目名單,漢騰汽車等3家企業入選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晶科能源等2家企業入選工信部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

    江西省已培育40個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培育認定省級綠色園區6個、綠色工廠36個,目前正全面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等經濟社會全領域深度融合,加快建設物聯江西。江西實施工業互聯網“1+30+N”行動,組織30家重點企業開展試點示范;實施“萬企上云”,培育首批6家云平臺服務商,培訓企業2000多家。

    此外,分行業編制了產業鏈圖、技術路線圖、應用領域圖和區域分布圖,推進產業倍增發展。例如,在航空產業方面,全國首個省局共建民航適航審定中心等重大平臺落戶江西;“江西快線”獲得135部載客類經營許可和運行許可,奠定了“一小時飛行圈”基礎;C919飛機成功轉場試飛瑤湖機場,瑤湖機場正式成為大飛機核心試飛基地,江西正式形成集研發、設計、制造、試飛、適航取證于一體的民機產業體系。在中醫藥產業方面,中國(南昌)中醫藥科創城建設實現一年定框架,搭建了公共研發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一批國家級高水平公共服務平臺;江中集團與華潤成功重組,青峰藥業成功獲批國家技術中心。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編制《京九(江西)電子信息產業帶發展規劃》,著力打造京九(江西)五千億級產業集群,南昌、吉安可望分別過千億。光伏、鋰電、新能源汽車產業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提升發展新動能

    楊貴平表示,2019年江西省工信廳狠抓新興產業倍增、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新經濟新動能培育“三大工程”,抓實項目、企業、園區、集群、產業五大載體,推進創新、融合、綠色、開放、安全五大路徑,加快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實施三大工程,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一是大力實施新興產業倍增工程,細化目標,明確任務,實施掛圖作戰,加快推動裂變式發展。二是大力實施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工程。持續實施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行動計劃,以“1+8”省級試點為重點,突出試點示范和全面推進相結合,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三是大力實施新經濟新動能培育工程。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快建設“物聯江西”。培育虛擬現實產業,引進一批技術開發、內容制作、硬件制造和應用平臺項目,著力打造VR產業發展高地。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加快建設江西工業設計中心。推進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培育應用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

    抓實五大載體,夯實工業發展基礎。一是抓項目。堅持“項目為王”,實施集群式項目滿園擴園行動,國家級園區每年至少引進建設一個投資5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省級園區至少一個20億元以上項目;依托重大項目庫,調度推進重點項目1000項以上;省級狠抓100個投資2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00個重大技術改造項目、100個重點新動能項目和一批重點創新產業化升級項目等“三百一重”項目。二是育企業。新增培育入規企業1000家左右、專精特新企業300家左右、專業化小巨人企業50家左右、制造業單項冠軍3~5家,發掘若干獨角獸、蹬羚企業。三是強園區。實施“兩型三化”管理提標提擋行動,推進“兩率一度”和“畝均論英雄”建設;支持標準廠房建設;推進智慧園區建設,加快建設污水、垃圾等集中處理設施。四是壯集群。圍繞主導產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組織實施一批產業鏈延伸和配套項目;圍繞集群中小企業共性技術、服務等需求,支持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平臺體系、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組織開展集群產業鏈供需專題對接活動。五是優產業。實施2+6+N產業跨越式發展行動計劃,一產一策培育打造一批萬億級、五千億級、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

    踐行五大路徑,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一是推進創新發展。開發和推廣一批新產品,開發和推廣一批新技術和共性技術,培育一批企業研發機構,認定一批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建設一批產業集群創新服務綜合體,打造一批“一產一院”“一產一校”產業技術研究院。二是推進融合發展。加快兩化深度融合,推進互聯網+先進制造業,大力發展新技術新模式全過程應用;實施“萬企上云”行動,力爭新上云上平臺企業2000戶;加快制造與服務深度融合,遴選培育一批典型示范企業,培育認定一批平臺型企業和服務機構;加快軍民深度融合,著力推動軍轉民,支持省內企業在重大國防、軍工項目和領域民參軍。三是推進綠色發展。打好工業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行業排放全面達標;運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堅決杜絕“地條鋼”死灰復燃;加強行業準入、規范等公告管理,嚴禁新上高污染、高排放項目產能;推進綠色技術改造,建設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四是推進開放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對接,依托贛臺會、贛港會等重大活動平臺,積極對接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央企和大型企業,力爭對接項目1000項目以上;組織好第二屆世界VR產業大會等重大活動,打造工信領域開放大平臺大品牌。五是推進安全發展。加強重點行業安全生產管理、隱患排查和治理,推進沿江化工企業搬遷改造、煙花爆竹行業退出;加強軍工安全,引導軍工科研生產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推進軍工單位周邊安全保密環境整治;增強裝備制造、能源、汽車等行業的工控系統、設備產品信息安全能力,編制發布工業信息安全白皮書。

    標簽:
    來源: 中國工業新聞網
    編輯:GY653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相關推薦
    妙音直播app下载,久久国产狼人影院91,女人的私密带毛的图片
  • <nav id="nufdj"></nav>

  • <var id="nufdj"><mark id="nufdj"><del id="nufdj"></del></mark></var>

    <table id="nufdj"></table>
    <sub id="nufdj"></s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