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頭條:優化ICP-MS檢測方法 我國建立高通量元素組定量分析方法
(資料圖)
近日,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研究團隊建立了一種操作簡便、元素覆蓋度高、樣品消耗少的多元素定量分析方法,可實現5分鐘內在50微升血液樣品中同時定量70種元素。相關成果發表于Talanta雜志。
元素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單元,自然界中已發現元素115種,天然存在元素92種,人體中檢出81種。元素在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人體生理機制的變化也會反應在元素組成中?;诖笮腿巳宏犃械亩嘣匮芯靠梢杂行У亟沂驹胤€態失衡和人體病理狀態間的密切關系,因此元素組學研究可用于臨床診斷之中。但是,人群元素表型研究生物樣品數量大、可用體積小,目前的多元素定量監測方法很難滿足要求。
針對這一問題,研究團隊基于元素濃度、樣品量、樣品基質、樣品制備環境、ICP-MS檢測參數等多個因素,對于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進行了全面優化。并且還根據元素的濃度和特性將其分為4組進行標準曲線溶液的配制,共設計了16條不同的標準曲線,實現了70種元素的同時定量。為減少樣品消耗量,縮短分析時間,研究團隊還優化了泵管、泵速、樣品前處理和進樣流程等環節。此外還采用了基質匹配的策略削弱基質效應。
研究團隊開發的這種方法具有良好的線性、高靈敏度、高精密度、高準確度、高回收率和穩定性,適用于小體積血清樣本的高通量元素組定量分析。在實驗中,研究團隊利用這種方法定量分析了人血清、血漿、尿液和山羊血清四種樣品的元素組,初步證實該方法的穩健性良好。
然后還測定了大批量血液樣品(約3950例),觀察到人血漿中各元素濃度水平的巨大差異。由此建立了包含較多元素的中國健康成人血漿元素參考區間,為人體生理、營養和環境科學等相關的元素組學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新工具和重要的元素定量數據。
從基因組學發展到蛋白質組學,再到代謝組學,生命科學研究已經進入了多組學時代。元素組學是新的多組學研究方法,從人體元素的整體處罰研究疾病與元素的關系。相較于其他多組學研究,元素組學尚未發展成熟。本項研究從研究工具和元素定量數據兩方面為元素組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參考資料來源: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企業品牌排行榜
-
2022-07-26 15:33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企業品牌熱門推薦
-
2022-07-26 15:33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大家都在看
精彩視頻
相關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