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高調進軍日本市場 日本新能源汽車市場將何去何從?
近日,比亞迪高調進軍日本市場,成為汽車圈的熱門話題,同時也把日本新能源汽車市場拉進了我們的視野。
燃油車與混動車“兩分天下”
眾所周知,在傳統燃油車領域,日本汽車市場長期以來一直由日本本土車企“壟斷”,奔馳、寶馬等德系品牌尚可在日本豪華車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但在平價車市場,外資品牌幾乎沒有立足之地。日本可以說是全球所有發達國家中,汽車市場最封閉的國家。例如,2016年福特宣布退出日本市場時,曾抱怨日本過于封閉排外,使得福特在當地“無路可走”。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則可能是另外一番光景了。比亞迪瞄準的日本純電動汽車市場,體量還非常小。根據日本次世代汽車振興中心的統計,2020年日本純電動汽車總銷量為16239輛,所占市場份額僅為0.35%。
與中國、歐洲甚至美國等相比,日本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大大落后了。以最新的6月數據為例,根據日本汽車經銷商協會(JADA)的統計,今年6月,日本國內普通乘用車(不含微型車)銷量為169680輛。其中,汽油車及柴油車共計84469輛,占比49.8%;混合動力車為78472輛,占比46.2%;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為3306輛,同比增長43%,占比2%;純電動汽車為3379輛,同比增長156%,占比2%;氫燃料電池車及其他車型就更少了。
也就是說,盡管近年來,在日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同比有了大幅增加,但在整個市場中的占有率依然非常低,整個日本車市依然是由燃油車和混合動力車“兩分天下”。
民眾漠視,車企觀望
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日本民眾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熱情并不高,反而是排量在0.66L以下的微型車大行其道,大約占據日本汽車市場的一半。一方面,微型車的環保性能已經非常好,油耗低,價格低,普遍民眾可負擔得起;另一方面,日本車企的混動技術較為成熟,混動車不僅可降油耗,且價格與普通燃油車相差無幾。
反觀電動汽車,即便有政府補貼,價格依然高于燃油車和混動車,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并不劃算。再加上,要想使用電動汽車,充電樁不可或缺,但日本領土狹小,并沒有那么多的地方來安裝充電樁。
或許是由于民眾對電動汽車不太感興趣,亦或許是自認為混動技術的減排效果已經足夠好,日本車企并沒有花大力氣來推廣電動汽車。日本最大車企豐田一直押寶混動技術和氫燃料電池技術,近兩三年才重新將目光聚焦純電動技術。本田在去年更換掌門人之后,大力轉向電動汽車領域,但效果還未顯現出來,而其與索尼聯合打造的電動汽車要到2025年才推出。日產2010年推出首款純電動車聆風,在歐洲市場一度較為暢銷,但后續乏力,第二款純電動車型Ariya直到今年才推出。
在日本,推廣電動汽車熱情最高者可能還是政府,目的是助力“碳中和”。為此,和其他國家一樣,日本也提出了“禁燃令”,即“到2035年,銷售的新車100%將為電動化車輛”。所謂電動化車輛,包含了混動車。也就是說,通過混動技術完全可以實現所謂的“禁燃”,而電動汽車并沒有明確的推廣目標,現階段采取的還是提高政府補貼、加強綠色采購、完善充電設施等方式,而這,也是中國、歐洲等地新能源汽車市場剛起步時的慣用做法。
在民眾漠視與車企觀望中,日本新能源汽車市場長期發展緩慢,而隨著日本宣布最遲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交通領域成為減排的重點,電動汽車才有了新的推動力。隨著比亞迪入局日本純電動汽車市場,而其他車企也在陸續醞釀新車型,日本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市場份額有望繼續增長,但要想像中國、歐洲等一樣達到20%甚至以上的占比,恐怕還需多年努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汽車產業排行榜
-
2022-07-27 15:53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汽車產業熱門推薦
-
2022-07-27 15:53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大家都在看
精彩視頻
相關詞